小学音乐活动方案创意篇(精选33篇)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创意篇(精选33篇)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创意篇 篇1

  教学内容: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以词带曲法 、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

  师生音乐再见!

  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创意篇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增加学生对中国北方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不同情绪。

  2.模唱的方法,唱准歌曲第一乐段曲谱。

  3.视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第二乐段曲谱。

  三、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视唱曲谱,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从而提高正确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学情分析

  此教学班为五年级的自然班,班级声音条件整体较好,但是少部分学生音准较差,歌唱方法需要纠正和提高。有个别学生音准较差。由于班级容量较小,仅为18人,因此,个别音准差的学生,对整体效果影响还是较大。我的策略是,要求这些音准较差的学生尽量降低音量。班级学生,识读乐谱能力较强,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本课的识谱任务。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素养。能够准确理解歌曲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并用声音表现出来。学习过10余首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合唱水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三度到六度音程的音准及和声部分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

  (一)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体会蒙古族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提问喜不喜欢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都有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课的主题,畅所欲言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讲授】《美丽的家乡》

  (三)学习歌曲《美丽的家乡》

  1.初听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少数民族歌曲,他们的家乡非常美丽。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请你来感受一下,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试着说一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带有达斡尔族图片的课件)

  生: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提示,判断出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民歌。

  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达斡尔族的风土人情。说一说他们居住在哪里?以什么为生?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叫什么名字?

  (居住在黑龙江北岸,以捕鱼和打猎为生,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叫“鲁日该勒”。)

  设计意图:歌曲延伸,大致了解

  2.复听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聆听,使学生能够分辨出歌曲的段落构成。

  师:再次播放歌曲,说一说两个乐段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合唱)

  生:再次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合唱(出示课件)

  3.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听唱法,完成第一乐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听唱能力。

  (1)学习第一段的前两乐句

  a.师: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b.师:再次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生:轻声跟唱第一乐段。直接填词演唱。

  c.师:分句指导前两乐句。注意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清楚、准确;八分附点音符的演唱要轻巧。

  教师示范、指导“浪、满”,注意强弱对比,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d.生:完整演唱前两乐句。

  注意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

  (2)学习第二段的前两乐句

  a.生:跟琴演唱第二段的前两乐句

  b.教师示范、指导“舀、飞”。

  (3)学习后两乐句

  这样美丽的自然美景我们怎能不热爱?达斡尔族人们不由得唱出了欢快的旋律。

  a.生:轻声演唱后两乐句。

  b.师:为了更好地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我们加上重音记号再

  试一试。教师示范指导。

  c.生:演唱后两乐句。

  4.学习第二乐段

  (1)师:听听歌曲的第二乐段是怎样来抒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之情的。

  生:欣赏第二乐段

  (2)学习高声部

  a.师: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来?

  生:直接跟音乐(音乐大师软件)学唱高声部(填词唱)

  注意前八后十分附点音符的准确。

  师:示范、指导

  b.高声部同学视唱歌谱,低声部同学看自己声部的歌谱

  (3)学习低声部

  a.生:低声部视唱歌谱,高声部学生轻唱歌谱进行配合。

  b.生:低声部唱歌词,高声部轻唱歌谱进行配合。

  师:分句指导。

  (4)合唱

  生:高、低声部轻声合唱(填词唱)

  师:分句指导。注意歌曲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区别。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进行演唱。

  师:我们怎样用力度变化,来表达达斡尔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生:个别学生试唱。

  师:他用的是什么力度变化来表现的?(渐强)为什么用渐强?

  教师示范演唱(旋律音,与歌曲中的旋律走向相符)(出示课件)

  教师纠正指导。启发学生情感的正确表达。(歌曲在这里加入合唱,能够更加充分的表达情感,使歌曲更加立体、丰富。高声部是美丽的喜鹊,低声部是辽阔的大地、河流,二者相互呼应。使歌曲情感表达更加充分。)

  5.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生:心里默唱。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2)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提示学生用不同情绪,正确表现歌曲。(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五课后延伸

  1简介歌剧《傲蕾・一兰》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达斡尔族)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她是历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族女英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但她不畏_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同学们可以回家查找相关资料,更深入的进行了解。

  2.欣赏歌曲《忠实的心想念你》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斯琴格日乐演唱的达斡尔族民歌,感受一下它与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的旋律相似?(《美丽的家乡》)今天我们学习的《美丽的家乡》就是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来。这位歌手使用现代的、流行的方式演唱的,你想不想用这样的风格来唱一唱?我们就用听的“那依健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创意篇(精选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