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通用3篇)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通用3篇)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 篇1

  一、学校信息化现状

  xx中学信息化刚刚起步建设,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硬件支撑环境,各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关的应用系统,主要的应用系统包括财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这些应用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信息服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但深入,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学校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各部门的数据成为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很弱;

  2、各应用系统的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层使用很不方便,没有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信息访问的安全级别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3、各应用系统都是独立的访问入口,没有实现信息服务的集中展现和使用,师生使用很不方便;

  4、还缺少一些全局跨部门的应用,如全校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综合校情、迎新服务系统等。

  经过以上的现状及分析,学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全校的信息标准,同时对学校现有的系统进行整成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全局的亮点应用,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为领导提供实时有效的各类数据,让信息化真正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及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一站式服务”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4、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

  学习数字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站式服务: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学习教育功能、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将为学校带来如下的意义:

  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数字化校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处理大量的管理数据,提高了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信息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数字化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全校所有部门的信息编码统一,使学校的所有信息能够实时自动的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证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冗余,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入口唯一。所有信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三、建设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做好整体规划,避免无序建设;要循序渐进,分布实施,做到建设一个、应用一个、成熟一个,完善一个,逐步形成各类技术规范、建设规范和应用规范。特别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上,要根据业务部门具体的情况进行建设,既要有整体的时间规划,又不能在条件还不成熟时硬要上马。另一方面,还要兼顾突发应用的情况,如果学校发展需要加强某些方面的应用,则要保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急需的应用系统。

  2.整合过渡,保护原有投资

  已经建成的软硬件系统,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以新一轮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整合原有系统的软硬件设施,保护原有投资。

  3.实用性,可管理

  主要技术和产品必须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要树立服务于用户的宗旨,让用户能哆使用方便;同时也要便于管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将大量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对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

  4.先进性,可靠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超前思维,用到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又要注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不建议使用不够成熟、会降低可靠性的方案和技术。运行稳定可靠是首先要满足的,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四、建设内容

  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将包括如下内容:

  1、建立数字化校园配套的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等建设;

  2、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三大基础平台,并实现和学校现有财务、图书馆等系统的集成;

  3、新建和升级满足学校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办公、人事、实验室、资产、校友、网络教学、综合信息服务、虚拟校园平台等。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 篇2

  为了加快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努力拼搏、勇于创新、勤于锻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秀课例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在20xx-20xx学年度下期举行听课周活动。现将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参加成员:z 各年级备课组长

  二、大赛形式:

  各教研组首先进行组内评选,每组推选出2-3人参加本次“优课”的评选,由教导处组织,分成各教研组进行评比,最后每组评出参选“优秀课例、案例”,由学校倾力打造推出“晒课-优课的`评选”。

  时间:20xx年3月30日――――4月13日(第4、5周)

  三、要求:

  1、各教研组教师授课安排,请本周五交教导处汇总。

  2、由教导处工作人员、各教研组长通知评委、相关行政前去听课。

  3、听课记录交高建春处登记,并记录学时。

  4、听课结束后,请各教研组长写一份总结材料交教导处备查(包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措施、设想等)。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 篇3

  一、说课准备。在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精神,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说案。说案总字数1000-20xx。

  二、说案主要有下列内容组成:

  1、分析教材与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基本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起点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哪些学习条件?学习本课主要难处何在等)

  2、陈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或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3、陈述教学设想。为达成有关教学目标而在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总体考虑。

  4、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安排,特别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5、说明设计意图。在上述四块内容的右侧,有“说明” 一栏,如果说上述四块内容着重是体现“怎么样”,那么,这块内容重点是体现“为什么”,具体反映教学设计的内在意图,即一定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要体现一定的新课程理念。

  三、按说案进行说课,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规范、简洁,用词准确,有表现力。

  说课时间:15-20分钟。

  听课规范

  1、听课前应当先熟悉本课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

  2、认真听课看课并分析思辨。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反映课程标准。体现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

  (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知识讲解是否正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3)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步骤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能否遵循智能迁移规律而循序渐进,课堂密度是否适当。

  (4)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活动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

  (5)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引导点拔是否得法,电教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精要,板书、演示是否规范。

  (6)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智能活动是否有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3、认真记好听课笔记,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过程、教学点评、总体评价、改进意见等。

  评课规范

  1、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评课活动,把被评的课作为新的教育观念与新的教育行为相关联的例证。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获得真实体验,从而提高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要求和能力。

  2、评课活动一般先由执教者自评,然后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教研组(备课组)长、教研员或专家主评,再由听课者(教师、学生、家长等)评议。

  3、要以求真的科学态度进行评课,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实事求是,极力避免“走过场”、“一风吹”等不良现象。

  4、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都要有记录,教研组必须详细填写评课讨论记录表(见《教研组工作手册》),评课档案应作为教研组考核和先进教研组评比的依据。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优秀(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