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精选32篇)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精选32篇)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1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谁的歌儿多》2游戏《我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脑小奖品

  课时安排:

  需要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一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幼儿歌曲,让他们自由随乐跟唱。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律动“飞机,火车,轮船”

  3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两只小耳朵》

  1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

  图例:

  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

  3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四节奏游戏

  学生跟老师一起做

  1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2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脚。我就跺跺脚

  3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1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2看,大家一起跺跺脚。

  3看,大家一起拍拍肩。

  五师生共唱《我快乐》

  1老师唱学生听

  2学生跟老师一起唱

  3学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学生上台表演

  5学生集体跟琴有表情演唱

  六小结评比

  七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板书设计:

  我快乐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

  (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

  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

  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

  1、说一说、听一听

  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

  (学生随音乐表现)

  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充满劳动热情,四二拍,音调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盛的果实。

  教学目标:

  1.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2.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3.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种玉米的劳动热闹场面,培养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电脑课件、单响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三、学唱歌曲《种玉米》

  1、导入:

  设问: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秋天,那秋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师:同学们吃过烤玉米、煮玉米吗?在这个季节里卖烤玉米煮玉米的非常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的成长过程。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2、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印度尼西亚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种玉米)

  (课件播放歌曲)(出示课题)

  3、复听歌曲

  设问:请你仔细听一听孩子们在种玉米时都有哪些劳动动作?你能试着做一下吗?

  (除草、施肥、撒种子、浇水)

  【设计意图:为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做铺垫。】

  4、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种玉米》,请同学们打开书到22页,仔细看歌词,用手指指着歌词,在心里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听后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他的节拍特点是什么?请你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

  (四二拍、节拍特点强弱)

  5、教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用单响筒打拍子,边打边读歌词)

  师:请同学拿出笔,认真听老师读歌词,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请你在旁边标好拼音。

  6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范唱,请学生用手指指着歌词轻声跟唱。

  7节奏小练习:(课件展示)

  教师用打击乐器分别击拍两条节奏,让学生分辨是哪一个,然后学生用拍手的方式分别拍出两条节奏,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指导纠正。

  设问: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哪一句?请你找出来告诉大家。

  (学生找出后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设问:第二条节奏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分别找出来,并且按着节奏把歌词读出来。

  (教师指导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为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做准备,为了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8、再次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设问:找出自己唱的不准确的乐句。

  学生唱得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至唱准,(全班齐唱)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的重难点,为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9、师生共同练唱歌曲:男女生接唱,小组接唱等方式。

  (在学生唱的不准确的乐句教师指导唱准。)

  10、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控制力度以及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学生可以加入种玉米时的劳动动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感受歌曲带来劳动时的快乐,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四、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的)

  师:那你们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呢?

  (学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享受劳动)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天鹅湖》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二、通过选择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颜色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谈话法创作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3、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2、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消失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变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知道他们见面非常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伤心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颜色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择颜色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颜色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颜色顺序,教师总结: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据大家所使用的颜色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思考: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播放片断欣赏。教师启发:这是公主变成天鹅后第一次看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大家可以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心情。

  8、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并思考: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9、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起跳一跳。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通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4、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15、教师小结

  16、师生随着《天鹅湖》音乐,由跳舞的同学带领飞出教室。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2、能力目标:用流畅的气息,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不同的音乐手段表现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及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2、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课前准备:《小瓜棚》歌片、歌曲磁带,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奏上课标志乐:

  2、师生谈话:大家好!伴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我们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一起到“小瓜棚”里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且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观看课件。

  4、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首歌吗?

  生:《小瓜棚》

  5、出示课题

  师:上节课已经反复聆听了这首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略)

  2、师:请大家打开书谁能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字叫衬字,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字,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情绪。

  3、师: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师:大家齐唱歌曲,并且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

  8、师:好!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这次我们要唱出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师:出示歌曲前两行曲谱,学生随琴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希望会演奏乐器的同学能够练习演奏《小瓜棚》这首曲谱。今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师:我们把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乐队好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琵琶,我也想加入你们的乐队你们欢迎吗?

  (老师说明每人分工)

  师:我们来试着配合一次好吗?

  3、师:最后让我们大家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由我们的小乐队现场为大家伴奏,好吗?

  (师生共同演奏,演唱)

  4、小结: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教学反思:

  从音乐听觉感受入手,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并以轻快、活泼的声音唱出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基本掌握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教学重点:

  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每当夜幕降临,夜深人静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开始休息了,老师呢?同学们用稍慢的速度,深情的情绪,柔和的声音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产前》。

  2、师:唱得那么深情、投入,你们从歌曲中感受到了?

  设计意图:熟悉的音乐唤醒学生心头真挚、浓厚的尊师意识,为下面的教学做了情感铺垫。

  (二)师生问好

  师:同学,今天老师要用另一种方式跟你们问好,你们听好了

  同学 0们 同学 0们| 早0上0 好 ―| (出示课件)

  师:请你们用同样的方式跟老师问好。

  老师 0啊 老师 0啊| 早0 上0 好―|

  二、新课导入

  师:我们再来问好一下,老师怎样说,你们也怎样说

  (老师大声问好,学生大声问好。老师小声问好,学生小声问好。)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一般什么时候会跟别人小声说话啊?

  生:悄悄说,说秘密的时候

  师: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我小时候也有个秘密,一直藏在心里,现在老师要悄悄地告诉你,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安静仔细的听好了。

  三、节奏练习

  师:屈老 0师 这一 0个 | 小0 秘0 密― |拍对 0了 节奏| 我才能 告诉 你―|

  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小秘密,看谁能收到,又能领会老师的小秘密呢?

  4/4 O X | X . X X X X . X X X |X O X O X ||

  Da……

  原来老师的秘密藏在了 中了。

  3、一起分享老师的秘密。??出示节奏。

  4、现在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把你们的小秘密也藏在节奏中,又送给你的同桌一起分享你秘密中的快乐呢?要求同桌听了你的秘密也能听懂和领会!

  【意图】:1、掌握难点节奏:弱起、附点和休止;为学歌曲打下基础。

  2、自由创编节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节奏的模仿能力。

  四、听歌曲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很棒。听听老师秘密(师范唱 )

  生思考:

  师:老师把秘密装进哪里,送给了谁?(桔子里,老师)

  师:这是个怎样的秘密呢?(甜甜的秘密)(出示课件)请学生来读一读,并且提示要读出甜甜的感觉,“秘密”两字要轻轻的。再大家一起读。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甜甜的秘密》。(出示课件)

  3,听录音范唱(看着歌谱)

  师:我们再次聆听这首好听的歌曲

  生:听的时候请伸出你的右手用点线图画出旋律。

  五、学习歌曲

  1、学唱1-4小节歌曲(出示课件)

  (1)、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刚刚我们同学给这里配出的画面是蹑手蹑脚的,左顾右盼的,生怕被发现的,所以大家要读出悄悄地感觉。

  (2)、跟唱学习1-4小节歌曲

  2、学唱5-8小节歌曲

  (1)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配上动作)特别要点出“把桔子放进老师的抽屉里”这部分的动作。脚步要更轻,更低一些。

  (2),跟唱学习5-8小节歌曲

  3、跟钢琴完整唱出歌曲的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出示课件)

  (1)、师:把秘密送出去以后,你们肯定是很期待老师发现的,那此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期待的,急切的)

  师:请你们用这种心情,把第二乐段的歌词读出来。

  (2)、读歌词(教师纠正朗读读时节奏的错误)

  (3)、听老师唱第二乐段 师:老师也很期待这个秘密被发现,所以我先忍不住想要让你们听听我急切的期待了,请同学们仔细听。

  (4)、跟钢琴学唱第二乐段 (请注意唱出急切的心情)

  (5)、最后一句要让我感受到你们对老师真切的爱意,是发自内心的甜甜话语,掏着心讲的。再唱最后一句。

  5、分角色表现歌曲(跟着录音范唱并加上动作)

  师:我们现在来分工合作,一起来送出这个甜甜的秘密,一二大组的同学来“藏秘密”,三四大组的同学来“送出秘密”,然后大家一起来期待老师的发现。

  师:老师发现有些人啊,藏得太大声,送的也太大声了,早就被发现了,而且也没有很急切的期待,让我们再来一遍。

  六、课堂拓展(祝福语话师情)

  师:我们除了把秘密装进桔子里,送出我们甜甜的话语,我们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请同学们将老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奖励的爱心卡拿出来,在上面写上你要对老师说的话,或祝福语(一人一张,如果你有多的爱心卡,请将你这节课的荣誉卡分享个没有的同学,让他们也写出他们的话)在写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点燃同学们对老师的爱)(出示课件)

  【意图】:通过写祝福语、分享师生照片,再次点燃同学们对老师的爱。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盏魇剑

小学音乐活动教案方案(精选32篇)